柴文网 - 言情小说 - 嫁给暴君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18

分卷阅读118

    脸的王爷好像和打喷嚏这件事不大相配。

谢秋关心问,“王爷身体不适?”

常新调笑,“怕不是正有人惦记着。”

其余人也善意地小声调侃,“那可不,人不一样,王爷千里之外都有感性了。”

“咳咳——”谢秋微咳几声,提醒得意忘形的众人。

他们循声望去,赵王那双墨色的眼深深望来,像含了杀气。

整屋顿时噤声。

谢秋无声含笑,这群人真是胆子肥了,以往他们可从不敢拿王爷开玩笑。

幸好这次王爷也没真正生气,吓唬人罢了。

回归正事。

“京城那边改变策略了。”

“嗯?”

出声之人不徐不缓,“开始向王爷示好了。”

谢秋眉一挑,这不像那几家的行事作风,恐怕是一些想避免战火的人。

常季沉吟,“他们的示好不能代表皇帝,应当也就那几种手段。”

自古以来,投诚最方便、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联姻。

他们表示,愿意将家中嫡女许给赵王作侧妃。

这里的他们,包含的还不只是小家族,甚至有些传承几百年的世家也隐隐有这个意思。

以他们嫡女的身份而言,当个太子妃也是可以的,如今却愿意屈尊侧妃之位,可见决心。

常新哼笑,“算他们有自知之明,没敢肖想王妃的位置。”

他们这群人是亲眼看着小王妃如何和王爷相处的,知道王爷对王妃是真心。

对他们这群算是武将的人而言,家世出身都算不了什么,所以都在心中认同了这位王妃。

不过,这并不代表他们会不支持联姻的建议。

大汉一拍大腿,洪声道:“王爷收了就是,真不真假不假的,以后再说,反正那群老头总不可能派自家女儿来床上刺杀王爷。”

他这一句引来诸多哄笑,很快就都有意识地收敛了。

谢秋没附和,“王爷的意思呢?”

赵王沉默了会儿,道:“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
说罢转了话题,商议他事去了。

结束后,已是深夜。

众人在屋内享用夜宵,赵王则孤身一人走了出去,谢秋双眼微眯,看了过去。

他轻声问常季,“你跟在王爷身边时间最长,你认为,王爷对侧妃一事如何看?”

常季思索,“应当是在想要如何对王妃交待吧。”

他笑了笑,“毕竟王妃年纪小,脾气可不小啊。”

“你也认为王爷会答应?”

常季不解,这种有利无害的提议,王爷为何会拒绝?

谢秋摇了摇头,竟无一人了解王爷。

王爷虽走出了偏执,看起来冷静理智多了,但有一点,他始终未变。

重情。

如果王妃不愿意,那此事可能会搁浅。

谢秋也未告诉常季,一人陷入深思。

…………

远在昌州,嘉宁陪伴福山期间,收到了一封信。

信上无名,也无落款。

她以为是赵王寄来,兴冲冲回房打开,神色渐渐变得冷静。

观她神色不对,小娥唤了几声,让嘉宁回神。

“你看看。”她道,并把信递了过来。

小娥和包子脑袋挤在了一块儿,越看越气,“这是谁寄的?姑娘,这太过分了!王爷都还没说什么,这人居然先来教育你了,我们要告诉王爷,让他重罚这人!”

居然说什么劝王妃不要任性小孩子气,影响了王爷大业,无论如何她都是王爷身边第一人。

难道王爷的大业就是靠多娶几个女人而成的吗?

“不用。”嘉宁随手转着腕上晶莹剔透的玉镯,“你们觉得,王爷娶几个侧妃如何?”

“当然不好了!”小娥大惊,以为她还是以前的想法,“姑娘可别想得太好啦,王爷现在虽然和您感情很好,但再好的感情也是需要维系的,先不说侧妃品性如何,只要进了王府,就绝不是省油的灯,谁会愿意看着王爷冷落自己呢?一来二去,肯定会影响姑娘的。”

包子在这件事上,却出乎意料地通透些,小声道:“可是……以王爷的身份,假使今后又做了……那他怎么也不可能只有姑娘一个吧。”

曾经也发生过类似的事,当时,所有人都没放在心上。

如今局势有点不一样了。

小娥顿时沉默。

嘉宁若有所思,想的却不是这个,想的是……赵王像抱她那样去抱着别的姑娘。

怎么想怎么觉得不高兴。

但她没有第一时间表现出来,更没有直接回信反驳那人。

思忖数顷,嘉宁取纸动笔。

写给赵王。

她这次下笔很慢,每一句似都要思考半天,最终耗费了两个时辰写成。

最后还在信末写道:今日糯米糕很甜,望王爷亦能品尝。

赵王很快收到了信,展开,先是紧皱眉头,而后慢慢放松。

他拈了块随信而来的糯米糕,果然很甜。

他没有问嘉宁如何知晓这件事,只着人磨墨,将这几日思考的决定写下。

信末道:甜不及绿豆糕。

若有人看见他们这两封信,指不定要被弄得如何疑惑。

嘉宁却扬了扬眉,展露笑颜。

她给那人回信,信中有几句话如此写道【既已允诺,倘若不守,便是背信之人。背信之人配任性小儿虽也合适,却不值留恋,届时,你们将其取去便是。】

那人收到回信,忍不住笑了。

小王妃好大的口气,竟敢将王爷比物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宁宝:口气?我没有口气的鸭

☆、第087章

飒飒风雪下了多日,在皇帝与赵王对立的第三年,燃起战火的第八个月,皇帝被京城官员“劝降”。

赵王麾下将士一路高歌无阻,直奔到京城门外。

今日,便是赵王进京的日子。

不同于皇宫中的愁云惨淡,京中好些人家松了口气。

这种改朝换代算不得什么,只要还是燕家人坐上那个位置,于他们而言影响就不会很大。

何况经过三年思虑与观望,他们认为,赵王执政总比现在的皇帝要好许多。

“快快快,把这些都唤了!听说赵王殿下不喜奢靡,更不喜这种大金。”內侍官将手下人指挥得团团转,从赵王将入的宫门口,到他即将经过的每栋楼阁、每条道路,都布置得精心细致,务必在这方面能让赵王有最大的满意。

见一人实在笨拙,內侍官亲自上手搬开花瓶,“说过多少遍!这种花瓶不能放,这是曾经陛下亲自督工的‘景画瓶’,为了制成它,不仅杀了许多能工巧匠,还差点害了赵王殿下,你竟把它摆出来,是显我们死得还不够快吗?”

那人惊出一身冷汗,见